大历史中的黑龙江兵团——《生命中的兵团》之读后感
唐妮

有很多写知青、写兵团生活的作品,角度不同,形式不同,体裁不同。因为对于个人,50年前的那段经历,确实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对于国家,则是在特殊的历史大背景下,综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相连,成为一个难以抹去的国家记忆。这本“生命中的兵团”是我所看过的有关写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所有作品中,起点最高、视野最开阔、内容最全面、信息最详实、评价最客观的一本书。对于我这个曾经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四年的兵团战士来说,读这本书,不仅有亲切感,思绪万千,而且从中了解了很多我们不曾知道的重要信息。

  • 《生命中的兵团》(套装共2册)

几年前我就买了这本书,因为是两册,太厚,一直未得空看。最近因疫情,出去旅行少了,读书时间多些,读完了这本120万字的大作。非常佩服作者朱维毅能够下决心写这部历史大剧,能够通过阅读大量关于知青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品、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釆访众多的历史见证者与参与者,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从产生的背景到特定群体的构成、从兵团的高层人物到知青的典型个体,以独特的视角(兵团亲历者之外)、独特的方法(挖掘历史资料与收集口述史结合,给读者生动的展现了从古至今黑龙江黑土地的重要、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使命和不同群体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与贡献。

作者的这段话非常精辟的概括了他选择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做为知青落笔的原因:“着眼于大历史,黑龙江兵团在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汇集了文革时期全国最大的知青群体,履行了一段在全国各兵团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屯垦戌边任务,演绎了一场充满悲欢离合的知青命运大剧,在全国各大知青群体中也涌现出了最多的精英级社会人才。同时,兵团在建设边疆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两方面所发挥出的历史作用,使它成了中华大粮仓北大荒发展中不可分割的历史环节。”

书中的大量数据和史实让我们了解了兵团整体和各师的规模(从土地到人口)、分佈与构成、发展与变化。详实的釆访记录,让我们了解了兵团最高层领导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兵团的情感,例如颜副司令员等,和许许多多与我们有着共同经历的兵团各岗位上战友的动人事迹,其中也有我熟悉的优秀战友。虽然历史已经逝去,但是所有在这片黑土地上为之付出青春年华和智慧力量的兵团人,“让历史有声,因为它告诉后人如何面对未来”。这段不会再重复的历史,已离我们渐渐远去,然而,对于我们兵团知青来说,不论在那里的时间长短,各自的经历是快乐的,或是痛苦的,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都让我们永生难忘。这是我们生命中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生受之有用。在这片黑土地上,留下了我们共同奋斗的果实,磨练了我们的意志,结下了知青永恒的友情,积累了不可替代的精神资产,铺垫了我们一生励志的基础。它是我们迈向和认识中国社会的起点,是连接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纽带,是我们人生中从幼稚逐渐成熟的桥梁。

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杰出的作品,让我们的记忆更加真实和鲜活,让后代不会忘记这段特别的历史。这是一部无论是否有过兵团经历的人都值得阅读的作品。

2021年9月15日

[ 关闭窗口 ]